生意有起色時,常常會收到侵權警告信,使人膽戰心驚,其實不需要一收到就驚惶失措,在找專業人士處理之前,自己可以嘗試做一些緊急處理,使自己不至於陷入危機!

 

image

智慧財產局怎麼看侵害

台灣現在依據的是105年所修訂的侵權判斷要點,智慧財產局為主事立場,規範既得嚴謹,結果又得看似簡化,所以引來專家解釋就會愈聽愈複雜,我們還是先看看智慧財產局怎麼說。

image

 

以上是當前的判斷流程,是以文義讀取為開頭判斷,但其實文義讀取就是在讀是否「全要件」落入侵權,只是文義符合是全要件最嚴謹的基礎。全要件是什麼?就是對方專利獨立項中所有的陳述,都可以在你的產品中找到,不但找到,文義寫起來就是一樣,這樣就肯定侵權了。

實際比較可以使用侵權對照表(Claim Charts),將「權利要求書」的內容與產品比對,但我們是新創團隊,為求效率的話只要把權利要求書的「獨立項」與產品比對即可,獨立項的每一個元件、元件的關聯、關係細節,都得分項來比一比。智慧財產局依據可能的種類,例如物、組合物、方法、物的用途等,以下表明示來分別處理,裡面最常見的其實是物或物之用途,因為化合物、方法有舉證上的困難點,不會是最經濟的主張標的,所以還是以物為最多。

侵害對照表

系爭專利請求項

被控侵權對象

比對內容

依物之結構、元件、成分或其間之關係等進行比對

組合物

組合物

依組成物之成分、組成比例進行比對

方法

方法

依方法的步驟、條件或其間之關係等進行比對

物之用途

物之用途

依物及用途進行比對

實際比對範例,可以提供一個智慧財產局TIPO訓練課程中的公開範例提示如下:

image

 

大概就是一個如上的比對,即可知道侵權與否!

 

新創企業面對專利警告的abc

我們接到警告信函時不要慌,八成都是亂象而已。

一般就是先簡單回覆我們產品未有抄襲行為,請對方指出侵害為何,雖然這階段不回覆也沒關係,法院最終還是以侵害事實界定,但回覆還是會減少許多麻煩事,只是千萬不要說太多,所有的事證都要對方提供即可。

即使別人提出他有專利,我們也是淡淡回覆即可,把比對侵害的工作丟給對方,也就是把舉證的負擔丟給對方,你再靜觀到底有沒有侵權。很多專利權人只是簡單的把自己的專利號告訴你說你侵權,此時你只須不耗時費力的簡單回應後,大多數的警告就到此為止了,這樣可以篩檢掉八成無端的紛擾。

假如對方真的提供侵害鑑定報告,你才需要花點時間坐下來關心。

初期自我診斷 適時尋找專業

我們接到警告信函後,若有擔心或收到侵害鑑定報告,可以先自己使用「侵害對照表」比對,把「系爭專利請求項」的獨立項與「被控侵權對象」我方的產品進行粗淺的比對。首先,把獨立項元件與關係一一填表入列,接著把我們產品中相對應的物件一一填入,如果我方有空格是缺空的,填不進東西,那就表示全要件不符且均等論也難以成立,大致可以放心,如果填的東西是類似又不完全一樣,那就有均等論的爭議,進展到「均等論」以及考慮到均等論的抗辯機制,包括再考慮「全要件」,以及「禁反言」、「先前技術阻卻」、「貢獻原則」等,可能就需要找專業了。

 

若是可以知道處理流程,並可初步自我診斷的話,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開支、時間、與心力,新創企業還是得把大多數的精神花在創新,技術創新、產品功能創新、行銷手法創新,在多變多元的現今環境中,策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也得創新,資源得花在刀口上!

 

您是那位想一起成長的創業夥伴嗎歡迎關注  訂閱,希望得到更多動態活動的公告~例如政府補助,歡迎加入粉絲團,若本文對你的朋友有用也歡迎按讚、FB分享或轉傳連結,有更好的觀點歡迎留言  來分享給其他的新創朋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詹姆士 的頭像
    詹姆士

    派遣智囊

    詹姆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